访问内网 | KIB微博 | 网站地图│ 邮箱登录│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首页
  •  │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历任领导
    • 现任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历史沿革
    • 发展规划
    • 研究所年报
    • 大事年表
  •  │ 
  • 机构设置
    • 科研部门
    • 管理部门
    • 支撑系统
    • 联合共建
  •  │ 
  • 科研成果
    • 期刊论文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著
    • 专利
  •  │ 
  • 研究队伍
  •  │ 
  • 研究生教育
    • 招生信息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概况
    • 学位培养
    • 毕业就业
    • International Students
    • 学子风采
    • 规章制度
    • 下载中心
    • 研究生会
    • 校友会
    • 友情链接
  •  │ 
  • 院地合作
  •  │ 
  • 国际交流
  •  │ 
  • 党群园地
  •  │ 
  • 创新文化
  •  │ 
  • 科学传播
    • 简介
    • 编辑推荐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场馆
    • 植物图片
    • 科普视频
  •  │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预算决算公开
站内搜索
深切缅怀吴征镒院士
・全部新闻
・党和国家领导人慰问
・追忆悼念
・最新动态
・媒体报道
科研进展
・bsports必一体育发表竹类组学和分类学信息平台[03.15]
・多组学研究揭示竹类植物生活史转变和物种多样化的遗...[03.15]
・bsports必一体育在苏铁属植物多样性格局形成机制研究中取...[03.15]
・bsports必一体育重构核心十字花科原始核型并揭示伴随其快...[03.14]
・bsports必一体育在吲哚生物碱集群式全合成方面取得新进展[03.12]
・bsports必一体育在石松生物碱新骨架的发现与合成研究中取...[03.12]
联合共建
·青藏高原研究所昆明部
·山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
·丽江高山植物园
·云南省植物学会
·全国科学院联盟生物多样性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深切缅怀吴征镒院士 > 最新动态
展山川之博大,集草木之精髓(弟子 孙航)
来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作者:  &nbbsports必一体育sp;  2013-06-27     浏览次数:

无论我是怎样的不舍,恩师吴征镒先生还是永远的离开了。那是在6月20日凌晨在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抢救吴老时,我的心一直都吊在嗓子眼,我渴望着奇迹的出现,但恩师还是走了。我默默地站在吴老的遗体旁,轻轻的用双手握吴老的手,说“吴先生,我下周就要给研究生们讲您的被子植物八纲系统了”,我真的希望吴老能听见。直到现在我还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耳朵里还回荡着先生洪亮的声音。

先生博学多才,被誉为植物学泰斗,在国内外有着崇高的威望,为中国的植物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成为了2007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能师从先生是我人生中最荣幸的事,先生不仅传授给了我植物分类学和植物地理学的知识,同时也教给了我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科学家,先生的言传身教,使我终生受益。

记得在1991年春,我听说先生又要招博士了,我去拜见先生,忐忑不安的问“吴先生,我想考您的博士”,先生很爽快的说“好呀”。吴老的回答给了我极大的动bsports必一体育力,要知道成为先生的博士,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我很幸运,从那以后我成为了先生正式的学生,开始了“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研究,奠定了我今后的科研目标和人生道路。跟着先生,我不仅系统和深入的学到了植物分类学和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深刻领悟了吴老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使我对植物分类学和植物地理学的认识上了一个台阶。

先生有植物学活字典之称,除了先生非凡的才智,过人的记忆力,雄厚的功底外,更有先生独创的“系统发生-区系地理”的研究方法。运用这一方法,先生能很快准确的鉴定出他从来没见过的植物和他从来没有去过的地区的植物种类或是预见植物种类的出现。有一次,我在请教先生问题时提到我们在墨脱考察时发现有高山松的分布,先生听完后说那不是高山松应该是喀西松,我心想先生没有见到标本,也没有到实地看过,怎么就那么肯定?后来,仔细比较了标本,发现吴老是对的。还有一次在同先生讨论金沙江植物区系时,先生提到地涌金莲,这个分布在滇中高原及金沙江的奇特的芭蕉科植物,是属于古南大陆成分。我问先生原因时,先生说道芭蕉科的发bsports必一体育生上是古南大陆的,这充分说明了云南高原植物区系同古南大陆有联系,在当时植物学家对芭蕉科植物的研究是非常有限,先生能推测是非常超前的,近期分子系统的研究确实证明了先生当时的推论是正确的。还有一次是在1990年,我们从西藏考察回来,我给先生看张冬麻豆的照片,先生说金沙江河谷保留了很多古老的物种,这是一个古地中海残遗下来的特有属,你们在这一地区的河谷再仔细调查可能还能找到第二个种或其它古老的类型。果不其然,在20多年后的2012年我们在雅砻江河谷又发现了冬麻豆属的另一个新种。这些都是先生运用他的“系统发生-区系地理”的研究方法及理论准确鉴定很好的实例。

先生在研究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时,成功地运用“历史发生-现代分布”的方法将中国的种子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划分成了十五大成分,客观的揭示了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的发生发展,使得植物区系地理的研究有了统一的标准和法则。创立了中国植物区系地理学学派,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生物地理学的研究。被子植物的起源是植物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先生运用“历史发生-现代分布”全面深入bsports必一体育的分析了中国种子植物区系,提出东亚富有被子植物古老和系列完整的类群并具有古老的地质历史,应该是被子植物的起源地。但当时国际上对被子植物的起源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先生被子植物起源的假说由于缺乏古植物学上的证据,并未得到支持。无独有偶,1998年及2002年,我国学者孙革在中国东北发现了被子植物最早的化石证明了先生的假说。

跟着先生有学不完的知识,特别是领会先生学术思想的精髓,每次请教先生问题,都能领悟到先生学术思想的深奥。我在整理先生的《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以及《中国自然地理-植物地理》著作时,每次的修改和资料的补充,都有新的感受,特别在论述中国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的形成演化时,融入了他最新提出的“被子植物起源”的八纲系统,从全球被子植物进化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发生发展;使我的视野大开。我曾就“八纲系统”请教先生提出的被子植物“多域”的概念,先生点了一句“地球上不同区域中的区系,有相对独立的进化历史”,我顿时明白了先生是在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的基础上,更注重其空间上的进化,这是先生“被子bsports必一体育植物八纲系统”的核心基础,进而使得我对先生“八纲系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先生平时很忙,在担任《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云南植物志》等主编以及繁重的植物区系研究同时,还时常关心学生的科研进展,常常问他的助手“孙航现在做什么?”“有什么问题吗?”。在他95岁高龄时还关心着我们的发展和科研方向,当我告诉吴老我们在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植物区系时,先生语重心长的说“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特别要同现代分子生物学和计算机技术结合”。

恩师走了,但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和科学精神。我们深深缅怀吴征镒先生,并将继承恩师的意志,让吴征镒先生的科学精神和知识财富代代传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16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